中國進口緬甸翡翠公斤料是怎么回事 緬甸翡翠礦為什么倒礦渣
目錄導航:
中國進口緬甸翡翠公斤料是怎么回事公斤料,價格按照公斤計算,每公斤大概就是幾十塊到幾百塊之間,一般都是幾麻袋幾麻袋的購買回來,也可以看成新手練手小料。但是一般沒啥價值。都是在緬甸被挑選之后發(fā)回來的貨而已。一噸公斤料里有一個料開出好東西那就是中大獎了。新手如果學習雕刻或者自己切料可以先淘這些料子回來練手。其他根本沒啥意義。只有在直播間會有不懂的翠友經常被公斤料忽悠。還是那句話 多看少買。石頭是不會騙人的,只有人騙人。
最早大概10幾年前,零幾年的時候,是沒有翡翠公斤料這一說法的。據(jù)我老師說:是幾個安徽人去礦區(qū)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商機。
最早的公斤料,就是礦區(qū)里挖出來的礦渣,然后就堆在那。當?shù)氐睦习傩沼窒矚g去扒拉那些礦渣,找一些漏網(wǎng)之魚,還經常出事,因為挖出來的都是松土,一下雨就有可以造成塌方,鬧出人命常事。所以這礦渣成了礦主們的一個難題!
安徽人去了,發(fā)現(xiàn)這東西我要,礦主們覺得這不要自己出錢,還能解決問題,趕緊拉走。就這樣第一批公斤料就回了國內。那時候只需要一個運費。
然后安徽人拿回來,洗洗刷刷,包裝包裝,因為便宜啊,而且個頭大的又多,很好的適應了賭石旅游市場,非常賺錢。其實最早的公斤料里有那么點概率開出一些好東西的,冰種原石還是有的,包括一些狗屎底。那時候冰種也沒那么值錢!現(xiàn)如今就別想了,早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
看見一些人在這個市場上賺錢了,蜂窩式的就去拉緬甸的礦渣,其實老緬拿這些蓋房子、蓋廁所、鋪路都是真事,隨地可見,這石頭又硬。
過了3年還不知道幾年,礦主發(fā)現(xiàn)這事情不太對,中國人是不是傻?跑這來拉礦渣,到中國來一看,原來如此,就開始收錢了。
早期的公斤料沒那么不堪,拉回來了會開始挑挑揀揀,有一些東西,也算是這群商家賺到的第一桶金了。從商業(yè)角度來講,還刺激了消費,有這些東西才開始鋪向全國,因為它的量實在太大,完全可以適應需求?,F(xiàn)在可能是娛樂、坑、垃圾的代名詞了。
所謂公斤料,就是按重量來賣的,這種石頭緬甸人是拿來蓋房鋪路的,但它確實也是翡翠,也是a貨,但毫無價值。在緬甸大概幾塊錢一公斤,拉到國內,在云南,廣東就變成3.40一公斤,再來到內地賭石店就變成幾百到幾千一塊了。很多朋友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買一塊兒,好像覺得吃不了多大虧,其實這里面才是驚人的暴利。
不客氣說現(xiàn)在很多線上賭石,直播,也大都是這種料,在強光手電下,也有點表現(xiàn),特別是那種黑灰的料,在強光手電下也是帶綠的,這種料坑了不知道多少人。
為什么說這種公斤料不可能有價值呢?第一它挖出的地方,挖出來的那一層,就不會出什么正經翡翠的,就好比挖煤要先挖出很多煤矸石一樣,第二就這種廢礦石,還要被人挑一遍,稍微有點用的都被拿走了。
而所謂的稍微有點用,也是花200買塊料,切開后做幾個東西大概市場價值5.6百,7.8百,除去工費還算漲了。如果做出來能市場價值幾千那你可以去買彩票了,切出什么高貨那就不用想了。但和彩票一樣,在很多一夜暴富的童話故事的吸引下,很多人對這種公斤料趨之若素。
我一直認為,這種所謂的賭石和翡翠完全是兩個行業(yè),真正做翡翠的人是不會碰這些的,而那些做這種賭石的人,也不會去做成品或者毛料,因為,他們覺得,太累了,還是做這種所謂賭石來錢快。
緬甸佤邦地區(qū)有什么礦產
佤邦礦藏豐富,但尚未得到普查。政府對金廠的鉛鋅礦和龍?zhí)兜腻a礦組織了開采,有了一些效益,掌握了部分資料,培養(yǎng)了一批礦務管理人員。為今后的礦業(yè)開發(fā)打下了基礎。
在礦業(yè)方面,聯(lián)邦政府給了優(yōu)惠照顧,同意佤邦在勐休、莫谷開采寶石、同意在帕剛開采玉石,還歡迎佤邦去經營南馬都的礦渣等等。勐休寶石場的開采,幾經波折,發(fā)展良好,效益可觀。龍?zhí)跺a礦,潛力大,品位高,質量好?,F(xiàn)正采取措施,有計劃地開采,嚴禁破壞性,毀壞性的開采。佤邦政府計劃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發(fā)展2-3個重點礦廠,作為佤邦礦業(yè)開發(fā)的龍頭,使之成為佤邦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及全面禁種禁毒事業(yè)的堅實基礎。
石頭為什么會晶化大都是石英,黃色的也可能是黃金。
結晶態(tài)是最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小晶體會長大,使表面積變小,表面能下降,也即結晶度提高
在下覺得像礦渣,不過不排除是硫鐵礦石,鑲嵌的如果不是硫化鐵晶體就是石英晶體,石英(二氧化硅)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是地殼的主要成分,所以很多礦石里都混雜有石英,當然在下也希望題主得到寶貝,建議先用磁鐵吸一吸看看,如果能被磁鐵吸住在下就猜對了。
晶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晶化是一個過程,玉化石是一種物質。玉石是玉化到符玉石標準的石頭。玉化得達到玉石的特質,就可以稱為玉石,否則,則“修煉”不夠,還不能稱為玉石。黃龍玉被專家稱為玉化得達到玉質狀態(tài)的黃臘石,未達到玉質狀態(tài)的,就只能是黃臘石及其它石頭。
擴展資料:玉與玉石兩詞在使用有些混淆,早期和當前一些人們多把玉和玉石混為一談,等同使用。
至今在普通群眾和工藝界和奇石界仍不予區(qū)分。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蕓特雷附近的海底開采出來的,重5噸,被命名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發(fā)現(xiàn)一塊重達28噸的軟玉石。
1978年在緬甸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塊更大的玉石,重達90噸。但早在1960年,在我國遼寧省岫巖縣采掘出一塊特大玉石,體積為106.8m3,重達267.76噸,比國外三大玉石總重量還多204.05噸,質地細膩,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