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xiàn)用玉做的飾品 中國玉的起源及原理
目錄導航:
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xiàn)用玉做的飾品玉從遠古的時候就有了,華夏祖先選擇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見于2000年前的內蒙古查海興隆洼文化遺址的一對白色玉塊表明距今約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玉業(yè)的萌芽與建立
中國玉的起源及原理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稱,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1萬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中國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事著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艱苦勞動,認識玉和雕琢玉便是這種原始文化中的一項十分輝煌的成就。
玉器,是中國文化藝術品中最古老的品種之一,其生產工藝在歷史上的各次生產工具的變革當中,均不斷得到提高和發(fā)展,被推向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綜觀中國古代開發(fā)利用玉石的歷史,可將中國利用玉石的起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玉石是原始人類制作工具所用材料中的最佳選擇
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中國先民利用玉石的起源始于人類對制作原始生產工具的要求。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詞中寫道:“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jié)。銅鐵爐中翻火,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p>
此詞雋永深刻,道出了玉器制作的源頭,即人類正是在“小兒時節(jié)”,從幾個石頭“磨起”,磨了萬古千秋的玉文化。
眾所周知,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期各自生活于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中,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和鍛煉,并找到了人類征服自然的第一把利器,即用石頭打制或磨制的各種工具,用來與自然抗爭,獲取食物,維持生活,繁衍生息。隨之,他們對石頭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還通過觀察某些石料的質地、色調和光澤等特征,從而形成了初步的、樸素的美感。這種石頭就是原始先民心目中的玉石。在使用上,玉石慢慢地有別于一般石料,多用于非生產性的社會活動。顯然,這時的玉石與一般的石頭已有了鮮明的區(qū)別。
在《越絕書·寶劍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斷樹木為宮室,死而龍藏……至黃帝之時,以玉為兵,以伐樹木為宮室鑿地……”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距今約5500年的“黃帝時代”,即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古人使用的工具中,大部分是用玉石加工制作而成的。
20世紀70年代,在遼東半島新石器早期遺址中出土的青色斧形器,經(jīng)碳同位素測定,距今約7000年以上。這件玉器由岫玉琢磨而成,條形扁狀,長13. 8cm,兩端呈弧凸形;較寬的一端兩面琢磨成刃,刃部缺口是使用后留下的痕跡。這足以說明早在原始社會就開始使用玉器了。
所謂以玉為兵,是指新石器時代晚期,使用磨制較精致的石質器物作為生產工具,說明當時在以石器為工具的同時,也有審美方面的選擇。
通過歷史學家的研究,我國歷史上的確存在過一個“玉兵時代”,即以精美的石頭為工具的時代,它存在于石器與青銅器、鐵器時代之間。因而,在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論走到哪個地區(qū),只要去參觀當?shù)氐牟┪镳^,就可以看到展出的石器或玉器,它們是石器或玉器最先起源于生產工具的直接體現(xiàn)。學者張如柏也認為玉器是石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即玉器是孕育于石器之中的。
“玉兵時代”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代,中華民族形成的愛玉心理,玉的神化和靈物概念、特殊權力觀念,都根植于此
什么玉石最好新疆和田羊脂玉帶色皮,而且一點雜質沒有,干凈透明。密度高,一塊和田羊脂玉帶色皮上好籽料價格不菲,價格相當高。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甚至上干萬。還難求,和田玉每年都往上漲,升值也快。因新疆和田籽料基本挖完了,很少有。物以稀為貴。
最好的玉是和田玉。
和田玉,在傳統(tǒng)狹義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于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范圍內。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其質地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翡翠被認為是最好的玉石之一。翡翠是硬玉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它具有獨特的顏色和紋理。在中國文化中,翡翠也被視為幸福、吉祥和長壽的象征,因此,很多人會將翡翠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文章評論
中國玉飾品源遠流長,起源于古代朝代。它的獨特之處在于,玉石既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品,也具有文化、精神的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