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玉有五德原文 君子佩戴哪些玉石招財呢
目錄導(dǎo)航:
孔子說玉有五德原文玉,與禮有不可分的關(guān)系。古代典禮最重玉帛。《論語·陽貨》中寫道:“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無論孔子本意如何,這里都在說明玉帛是禮器的集中代表。
在儒家思想及服飾觀中,“以玉比德”是十分重要的觀念,儒家有“玉有五德”的說法?!抖Y記》中所談到的關(guān)于玉的內(nèi)容,主要是佩戴方法和君子佩玉的禮儀要求與意義。
原文:
即:“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暢,等以遠(yuǎn)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使,繁之方也?!?/p>君子懷玉的出處和意思
宋詞典故·懷玉
【出典】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比龂骸ね蹂鲎ⅲ骸氨缓终咄鋲m,懷玉者寶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難知,以其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渝,故難知而為貴也?!薄犊鬃蛹艺Z》卷二《三恕》:“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被褐而懷玉,何如?’孔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zhí)玉?!?/p>
【釋義】 老子認(rèn)為圣人不被人了解猶如外穿粗布短衣而內(nèi)懷稀世美玉;孔子以為被褐懷玉者,國亂則藏隱,國治才出仕。后因以“懷玉”作為詠隱德不露或隱居不仕的典故。
【例句】 小駐屏星懷玉,飛鳧舄、元在鹓行。(韓淲《滿庭芳·王寺簿生朝》2245)壽主王氏官職不高,作者在詞中用“懷玉”稱美他才德在身,暫未顯露。
《道德經(jīng)》“圣人被褐而懷玉”,即圣人君子,不追求外表的華美,而追求內(nèi)心的珍貴,就像披著粗布衣物,卻懷藏絕世美玉。
君子時常修德正行
時常反思自己的言行過失,否則與小人無異;盡己所能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出自《論語》“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p>
孔子說:“玉的質(zhì)地溫潤,代表仁;堅固致密,代表智;有形有款但不會割傷人,代表義;可垂掛于身作為飾品,代表禮;叩擊它時聲音悠長,代表樂;它的瑕疵與瑜美互不掩蓋,代表忠;它色澤純潔透亮,代表信;它的氣勢如長虹,代表天;它的精神如山河,代表地;它卓絕而與眾不同,代表德;天下莫不以它為貴,就像道一樣?!?/p>
在孔子看來,玉石之所以珍貴,不是因為它稀罕,而是因為它彰顯了“德”的一切屬性。
孔子提倡的君子之德,是仁義、禮樂、忠信;而老子提倡的圣人之德,是虛靜、柔和、慈儉。在他們看來,人生的目的不就是積攢這些美好的嗎?
君子懷玉的意思是所謂“君子懷玉”,指的是君子注重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如同玉石一樣內(nèi)斂,雖然外在看起來拙璞,內(nèi)在卻溫潤堅固,剔透無暇,以此比擬君子的德行。
意思是有德行的人才德在身。
文章評論
值得一讀,了解孔子對玉石的觀點,尋找招財?shù)挠袷x擇。